2023-07-02 19:40:34 来源 : 百度新闻
6月24日,郭永秉教授做客大零号湾图书馆,举办了川上读经典系列讲座:《说文解字》:字典的鼻祖。
1
讲座现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讲座中,郭永秉教授讲述了《说文解字》在传承中国历史文化方面的重要性,并结合这部书的文化背景以及汉字发展的历史,为读者提供了一些阅读线索。
汉字的历史
汉字的历史至少有三四千年,成体系的汉字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文,郭永秉教授指出,汉字在世界古文字历史上可能不是最早的,但却是世界上唯一连续存在且流传下来的一种文字体系。
汉字与拼音文字的差别
汉字是“语素文字”,不直接记音,这就有一个不同于其他拼音文字的特点:各个时代、各个地域的人,可以按照各时代、各地域的读音去读同一个字。比如《论语》里的这句话:
mjin khajʔsrjəʔ
ljiw tjə, pjə khajʔ srjəʔ trje tjə。
(意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我们由此可见,古今语音变化剧烈,如果根据读音,现代人理解、学习古代的语言一定是相当困难的。而正是因为有了汉字,古人的语言和思想得以通过文言文跨越时空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古今汉字的分界
古今汉字的分界线是在秦汉之际。秦始皇统一六国,并用隶书(徒隶佐书)和小篆统一了六国文字。这在《说文解字叙》中有所记载:
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为七国,田畴异畮,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大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籒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说文解字叙》
湖南里耶古井(8-462)出土“秦更名方”
秦汉文字对汉字所作的简化,即从小篆变到隶书的过程,要比后来的简化来得本质且剧烈得多。
《说文解字》的创作背景
《说文解字》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是在汉字经历巨大变革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由此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位古代著名经文学家、《说文解字》的编撰者——许慎。
许慎画像
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使汉字的形、音、义趋于规范,段玉裁称这部书“此前古未有之书,许君之所独创”。
《说文解字》的诞生:今古文经之争
接下来,郭永秉教授为读者们讲解了今古文经之争与《说文解字》诞生的关系。
今文经学跟古文经学互相之间争议不断,核心原因是为了争夺经学上的话语权。于是,作为古文经学家的许慎,就通过撰写《说文解字》来证明古文经存世的可靠依据。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不同之处
《说文解字》的两大贡献:
部首、六书
《说文解字》对我们当代字典的编撰有非常重要的两点影响:部首的创立和六书理论的建立。
部首
《说文解字》中字形部首的排序有非常周密的考虑。540个部首将9353个文字贯穿起来,奠定了后世字典部首统摄的方法,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
《说文解字标目》
“六书”理论
“六书”说的建立,是古文经学家对汉字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六书”一语最早见于古文经系统的《周礼》,把“六书”解释为“造字之本”,还有关于其内涵的解释,都来自汉代古文学家的著作),影响了中国文字学研究两千年。
而后,郭教授带领读者们详细地讲解了《说文解字》中“指事”“象形”“形声”“会意”等“六书”的含义与示例。
指事
象形
形声
会意
讲座最后,郭永秉教授告诉读者:“在传承中国历史文化重要性上,没有第二部书可以与《说文解字》相比。它保留了最完整的一套小篆系统,是破译古文字的利器,还提供了大量古代历史文化信息,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2
现场互动
在互动环节中,有一位学生读者提问:“我在课余时间非常热爱研究文言文。作为兴趣拓展,该如何阅读这本《说文解字》呢?”
郭永秉教授回答到,对于学生来说,阅读《说文解字》有一定的难度。建议对古文研究感兴趣的同学,可对照经文注本循序渐进地阅读这部书。
专心听讲和参与互动的读者们
3
嘉宾寄语
4
精彩回顾
资料:大零号湾图书馆
编辑:李初臻妮
上观号作者:书香上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