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2 04:14:56 来源 : 江南时报
朱华南 李阳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相关资料图)
江南时报讯绵延两千多年的七夕佳节,不仅承载着先民对乞巧、乞子、乞美、乞智、乞寿的朴素愿望,更是中华民族勤劳美德和劳动智慧的体现。历史上,七夕节期间,民间会举行很多民俗活动,江苏七夕风俗也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
七夕乞巧各地风俗各不同
据《新华日报》2005年9月4日B02版报道《苏州启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首批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达二十一项》,苏州在当时首批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1项,其中就将太仓七夕节等民俗活动作为申报项目。有关人士表示,这不是苏州要和其他地方争夺文化资源,而是中华文化本来就有很强的地域性,呈现多元繁荣的生态,申报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民族的文化财富。
南宋龚明之在《中吴纪闻》中记载,太仓黄姑村,相传牛郎织女星曾降生于此,乡人为之立祠,祠中列牛郎织女二像。后来牛郎迁出,移往嘉定,庙中专奉织女。此为其七夕节的发源。
而依托织女庙,太仓每年都会举办“乞巧会”,群众称之为“香汛”。善男信女蜂拥而至,参加祭祀仪式,请织女、牛郎光临斋筵,向他们问吉求巧。而每三年一次的“开光”,仪式比香汛更为隆重,有净面、接灵、开光、开道、接光、朝皇、拜堂拜印、上菜等程序。
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为了从织女娘娘那里习得心灵手巧的手艺,七夕当天,穿着新衣的少女们会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采缕,穿七孔针,或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喜子是一种小型蜘蛛。《江苏省志·民俗志》记载江南一些地方有喜蜘应巧的民俗,女孩子们七夕当晚在梳妆盒里放一只蜘蛛,第二天早上打开,如果蜘蛛结了网,即意味着“得巧”,拥有巧手艺。
南京七夕还有浮草乞巧或浮针乞巧的习俗。《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用碗盛水,先夜露,再曝晒于日中,待其生膜,再以绣针投之水面,看水底的针影,如笔、如锥、如算珠者,或作宝塔形和笔形者,为“得巧”。
在宜兴,有七夕香桥会习俗。香桥由传说中的鹊桥传说衍化而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牛郎织女已走过香桥相会。
七夕巧食苏氏巧果讲门道
作为传统节日,七夕节形成了独特的饮食风俗和饮食文化,主要突出一个“巧”字,叫“巧食”,表达的是百姓追求心灵手巧、生活美满的朴素愿望。
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有记载:“以瓜雕刻成花样,谓之花瓜。又以油面糖蜜造为‘笑靥儿’,谓之果食,花样奇巧百端。”
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清朝《清嘉录》也记载:“七夕前,市上已卖巧果,有以面白和糖,绾作苎结之形,油氽令脆者,俗呼为‘苎结’。至是,或偕花果、陈香蜡于庭或露台之上,礼拜双星以乞巧。”
苏州民间很早有吃巧果、巧酥的风俗。据《吴郡岁华纪丽》记载:“吴中旧俗,七夕,市上卖巧果,以面和糖,绾作苎结形,或剪作飞禽之式,油煮令脆,总名巧果。”
苏式巧果经过历代传承形成了独特的制作手法、外形口感,讲究酥脆爽口,制作过程很讲究门道。首先做巧果的豆腐一定要选用老豆腐,不能用嫩豆腐。在搅拌的时候必须将老豆腐彻底打碎拌匀在面粉中。面粉中加了老豆腐后,由于两种食材具有不同的性质,膨胀系数也不同,在油炸的过程中,豆腐会先于面粉被煮熟,并在面皮中形成一个个微小的气泡,这样巧果吃起来就会酥脆。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北宋婉约派词人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是牛郎织女故事的经典解读和歌颂美好爱情的千古名篇。秦观的家乡扬州高邮三垛镇的巧果是方酥。七夕当天,当地人取上等面粉与菜油揉擦成酥,然后一层层插入面中,做成方形,上撒芝麻,入桶炉烘烤,待蟹壳黄色,出炉。这种巧果干吃透酥,水泡糯软,老少皆宜。由于使用了特殊香料,这种巧食已成三垛的独特美食,并于2011年被认定为“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南时报记者 钱海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