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1 19:25:08 来源 : 光明日报
【资料图】
近期,大小屏幕上都掀起了一股传统文化热。电影《长安三万里》用精美动画呈现唐代诗人立体丰满的形象和唐诗作品丰盈悠远的意境,将电影院打造成了诗词文化课堂。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以震撼视效激发观众对神话世界的向往,不少人观影后,饶有兴致地结合原著考证电影里的情节。还有剧集《后浪》《梦华录》、文化类节目《登场了!北京中轴线》《经典咏流传·正青春》、动画短片合集《中国奇谭》等,都是近些年影视行业布局传统文化题材创作取得的丰硕成果。这些作品在丰富的文化知识中开掘新颖的讲述视角,将真挚的民族情感融入创新的视听语言,赋予传统文化鲜活的生命力和强劲的传播力。
这些深受欢迎的作品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适应当下时代需要的内容,以激发观众的情感共振和心灵共鸣。《长安三万里》的高适历经挫折磨难,始终不忘对理想的追求、对正义的坚守,以勇气和智慧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相似的人生阶段、具体的人生烦恼,与现代观众的人生课题遥相呼应,使人感叹“大诗人居然和我有一样的困惑”。《中国奇谭》中《小妖怪的夏天》以《西游记》的故事为背景,借着小野猪的视角展现时下打工人的生存状态,传达“我们生而平凡,却活出精彩”的理念。这些作品鉴古思今,打通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链路,通过展现中国人对生命的深刻反思、对生活的深层探索,梳理出一条中国文化发展脉络。
近期涌现的影视作品不仅在内容上找到了传统文化与现实需求的结合点,还在形式上锐意创新,用耳目一新的艺术表达,贴近当下观众的审美喜好。从单纯的专家讲述、选手比赛、剧情演绎到综合运用实地考察、情境再现、沉浸体验、跨媒介改编等,很多作品以新述古,把专业性较强的知识变成了通俗易懂的故事、可敬可亲的人物、美轮美奂的场景,大大增强了年轻观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比如,《登场了!北京中轴线》让观众与“中轴时空旅行团”一道乘坐“中轴时空列车”,前往北京中轴线上700余年的任意时间和地点,亲临历史现场、探索传奇故事、见证高光时刻,将北京中轴线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各种知识娓娓道来。“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突破了传统节庆晚会的固有形态,将叙事性的穿越剧和展示性的文艺表演有机结合,挖掘传统节日蕴含的中国智慧。尤其是最新一期《2023端午奇妙游》创新性地采用职场场景串联剧情,借新人编剧小午的视角展开一场跨时空之旅,带领观众体验不同地区过端午节的奇妙风俗,感受多姿多彩的节日文化。
传统文化与影视创作双向奔赴,推动了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促进了影视创作的价值突破。接下来,要想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影视创作者还需处理好古与今的关系,让厚重感与时尚化、传统性与当下性、文化想象力和现实观照性浑然一体,在互显互彰上下功夫。
首先,作品中的一言、一曲、一景、一物,均可成为指引观众走向传统文化纵深处的“引路星”。作品如果稍有偏差,就可能影响观众的认知,甚至对他们造成误导。所以,创作者必须秉持严谨的创作态度,下真功夫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其次,影视创作不能仅仅满足于使用浅层的文化元素,还原表象的历史风貌,而应在“承古”的基础上“烁金”,即在营造古代情境和讲述历史故事中融入时代精神,找到传统文化与当下观众心灵契合和情感连通之处,使人们从中获得思想启迪和精神引领。最后,将传统文化影视化,获得一定舆论关注度、观众认可度后,还应思考如何以“文化+”的理念实现价值延展,让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在更广的范围内被感知、被分享。比如,与商家联名定制汉服,与品牌联合推出特色饮品,打造文化主题街区等,精细化的IP运营和创新性的营销手段可以有效提升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共情力和喜爱值。
总之,传统文化与影视创作可以双向赋能,相互成就。相信在影视工作者的努力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飞入寻常百姓家”,真正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李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