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9 06:35:36 来源 : 搜狐健康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吴施楠
编辑 | 袁月
(资料图)
引言:医生治病救人,患者求医问诊,有一张特殊的“处方”始终贯穿着整个过程,它就是医学人文。2023年医师节,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联合搜狐健康推出特别策划—— 我的医学人文处方,四位来自北京市属医院医学人文建设示范科室的主任,倾情讲述医学人文内涵,展现关爱、共情的医者力量。
医生就是一粒 “强心药”
“我是医学世家,父母、老师教诲我们的就是‘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技不近仙者不可为医’。一个好医生,就应该有温度。”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日间化疗病区、支持治疗科主任刘巍从医36年,对于医学人文,她的理解更加全面、丰富和深刻。
在她看来,医生本身就是“药”。当医生把自己的“频道”调成跟患者一样时,双方产生“共振和共鸣”了,那接下来的整个治疗过程就会非常顺畅,充满温情。
事实上,患者也确实把她当成了“强心药”。
半个月前,一位年轻姑娘为爸爸来找刘巍看病,在咨询病情的过程中,姑娘突然感慨道:“刘主任,我一到医院就紧张,感觉必须要吃一粒强心药,但我跟您聊天后就不用吃药了。”
“是吗?我成‘强心药’了是吧?”刘巍笑着回应。
这样的场景经常出现在刘巍的诊室里。因为把自己当成一剂“药”,给了患者和家属很多对抗疾病的力量和勇气,她不仅帮助了许多患者,也交下了不少朋友。当然,也有一些有趣的事情发生。
据刘巍回忆,多年前,一位20来岁的年轻女孩儿,自从找她看过病,就把她的照片搁在床头,女孩儿的妈妈还不忘每天擦一擦相框上的灰。这一系列操作也许很多人会感到奇怪,但刘巍觉得能给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和对抗疾病的力量,作为医生也很受鼓舞
“我母亲是儿科大夫,她总说我们特别要感谢患者,感谢他们教会我们如何当一个好大夫。”刘巍觉得,医生和患者间的关系是相互的,患者这些朴素而美好的表现其实是在时刻提醒她,医学人文必不可少。
抗肿瘤治疗治病,支持治疗强调“救人”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是国内第一家以“姑息治疗中心”冠名科室的三甲肿瘤专科医院。现如今,业内更愿意用“支持治疗”替代“姑息治疗”这一说法。
“姑息治疗容易让患者产生误会,支持治疗能更好的体现它的内涵,即贯穿肿瘤患者治疗的全程及后续随访等所有环节。”刘巍解释说,支持治疗其实是医学人文落地的具体体现,从癌症尚未诊断时的症状缓解,到生命终末期的临终关怀,都属于支持治疗的范畴。例如怎么告诉患者得了癌症,如何管理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如何帮助患者回归社会,如何让患者有尊严的、从容的离世等身、心、社、灵各方面的问题,都是支持治疗医生要考虑的。
在刘巍看来,支持治疗跟抗肿瘤治疗应该并驾齐驱,相辅相成,这样才能使抗肿瘤治疗更加“卓越”。为此,她将支持治疗的理念引入到日间化疗病区,还起了一个文艺而温暖的名字:支持邂逅日间。
在日间化疗病区,刘巍组织了一支由医生、护士、营养师和药师等组成的团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治疗。
“有人说抗肿瘤治疗是治病,我们支持治疗是‘救人’。我同意这个观点。”刘巍说。
年轻医生要学会聆听
有些疾病,尤其是晚期恶性肿瘤,并不是医生和患者付出十倍、百倍努力就能治好的。一张医学人文“处方”显得格外重要。
“倾听、共情、沟通”是刘巍列出的三个关键词。她特别强调,年轻大夫一定要学会聆听,这是对一个好的临床大夫最基本的要求,是治病救人的基础。
在刘巍看来,医学人文不是简单的嘘寒问暖,而是要认真聆听患者和家属的需求。很多时候,患者方方面面的需求的确不容易实现,医生的能力也有限。但只要想办法,以人为本,从不同层面帮助他们,都是作为医者价值的体现。
临床上有句话叫“在合适的时间将合适的药物用在合适的患者身上”。对于一个好的临床大夫来说,这是一辈子都在挑战的事情。刘巍也在一直为之努力。
【科室介绍】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日间化疗病区是服务全院的平台科室,2020年被授予北京“市属医院医学人文建设示范科室”标牌。科室主要承担24小时住院、门诊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抗肿瘤治疗及多种门诊操作和治疗。
日间化疗病区引入支持治疗理念,注重患者症状管理,每月定期举行“支持邂逅日间”患者教育系列活动,有效管理肿瘤患者治疗相关症状;同时建立微信群,互联网随访系统等,对居家患者进行全程管理,为患者提供了方便、经济、可及的症状治疗服务。在有限病区空间内用心策划,开展科室文化建设,如“微笑墙”、“心花书站”阅读角、“悦读驿站”读书会等,助推病区文化建设,营造温馨氛围,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标签: